由欧波同承办的第16届汽车理化检测及失效分析技术交流会圆满落幕!
2025-11-24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迭代,正推动汽车材料与零部件向更高可靠性、更复杂工艺演进,而理化检测与失效分析作为保障产品安全、攻克技术瓶颈的核心环节,其技术突破与行业协同愈发关键。2025年11月19日-21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主办、北京欧波同光学技术有限公司承办、《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社支持的“理化检测及失效分析第16届技术交流会”,在济南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新检测、新分析、新技术”为主题,汇聚主机厂、零部件企业、科研院所及检测机构的行业精英,构建了一场聚焦技术攻坚、共享实践经验的专业交流盛宴。

01 会议定位 

关注行业需求,夯实技术根基

      11月20日上午,交流会开幕式如期举行。参会领导与嘉宾围绕“汽车产业升级下的检测与分析技术价值”展开致辞,明确当前新材料应用、制造工艺革新带来的全新失效风险,亟需全行业通过技术协同突破瓶颈。

       学会领导在发言中指出,理化检测与失效分析是汽车产业链防风险、提品质的关键支撑,唯有持续推动前沿方法开发与案例经验共享,才能适配新能源汽车对材料可靠性的JIZHI要求;欧波同作为承办方,在致辞中表示,将始终以“搭建行业共享平台”为己任,通过整合技术资源,助力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难题,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检测技术保障。

02 核心议程

从案例到技术,议题覆盖全链条

本次交流会的核心专家报告环节,聚焦“实战案例解析、前沿技术应用、材料研发趋势”三大方向,来自各企业、科研院所的资深专家带来深度分享,内容兼具实践指导性与技术前瞻性,为参会者提供了多维度的解决方案与思路启发。

失效案例解析:提炼实战经验,规避风险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专家分别以“汽车零部件典型失效案例”、“典型零件失效分析”、“汽车关键构建失效”为切入点,通过拆解发动机、底盘等关键部件的失效诱因,总结出“设计-制造-检测”全流程的风险控制点。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的专家则针对“汽车金属零件焊接失效案例”展开分析,结合故障案例,提出了优化检测标准、改进工艺参数的具体建议,为企业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失效问题提供了直接参考。

前沿检测技术:创新方法赋能高效分析

      北京欧波同光学技术有限公司专家分享的“显微失效分析解决方案”,展示了高分辨率、高自动化显微成像技术在微观缺陷检测中的应用,可实现对材料裂纹、组织异常等问题的精准定位与溯源;北京普瑞赛司仪器有限公司、耐博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的专家,则分别介绍了“光学显微技术在材料分析中的ZUIXIN应用”、“智能无人金相及硬度检测新进展”,强调了自动化、智能化检测设备对提升分析效率、降低人为误差的重要性,为行业检测技术升级提供了新方向。

材料研发与应用:探索高性能材料边界

       一汽研发总院专家围绕“汽车驱动电机用软磁材料”,分析了当前材料技术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指出软磁材料对电机效率的影响;东北大学、佛山大学的专家老师则分别针对“1800MPa级弹簧扁钢”、“陶瓷光固化增材制造技术”展开研究分享,展现了高性能材料研发对汽车轻量化、高性能化的关键支撑作用。

      此外,重庆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专家介绍的“二分法故障树”,为失效分析提供了系统化的逻辑分析工具;一汽集团专家则从“疲劳分析逻辑思维”出发,探讨了失效模式的系统性识别方法,进一步完善了失效分析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专家则结合理化人员自身发展,从“职称申报”角度给出合理建议,关注理化工作者职业发展。

03 会议收官

协同创新,共绘行业发展新蓝图

11月20日下午,交流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主办方在总结中指出,本次会议通过聚焦技术痛点、共享实践经验,有效促进了产学研用各方的深度对接,为应对新材料、新工艺带来的失效风险提供了“技术思路”与“合作桥梁”。

作为承办方,北京欧波同光学技术有限公司未来将继续依托自身技术资源与平台优势,持续推动理化检测与失效分析领域的行业交流与协同创新,助力汽车行业攻克更多技术难题,为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可靠发展保驾护航。

此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行业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更凝聚了“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行业共识。相信在各方的持续努力下,汽车理化检测与失效分析技术将不断突破,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下一篇
复制成功
微信号:13126536208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知道了